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11 >

TACE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青年肝癌预后的影响

作者: 李威 [1] ; 杨学刚 [2] ; 周石 [3] ; 许国辉 [4]

摘要: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IR)对青年肝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青年肝癌(≤40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TACE前外周静脉血NLR值分为NLR<2.4组(69例)和NLR≥2.4组(38例),分析2组患者NLR与各自的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NLR<2.4组的TTP中位时间为5.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6.9%、35.o%、14.7%;NLR≥2.4组的TTP中位时间3.4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2.3%、15.1%、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甲胎蛋白(AFP)≥200 ng/mL、肿瘤最大径≥4 cm、血管侵犯、HBsAg阳性和NLR≥2.4是青年肝癌TACE后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将上述因素逐一引入Cox回归模型中分析,结果显示血管侵犯、HBsAg阳性和NLR≥2.4是影响青年肝癌长期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TACE前NLR≥2.4是青年肝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字: 肝肿瘤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上一篇:重建算法对肺部磨玻璃密度结节体模CT低剂量扫描的影响
下一篇:MSCTA对比DSA、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