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10 >

猪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的 MR 特征及其演变过程分析

作者: 金航 [1,3] ; 恽虹 [1,3] ; 马剑英 [2] ; 陈章炜 [2] ; 常书福 [2] ; 杨姗 [1,3] ; 曾蒙苏 [1,3]

摘要:目的:采用 MR 动态电影、首过灌注及延迟增强方法,探讨冠状动脉微栓塞动物模型的 MR 特征、分析其演变过程。方法通过心导管介入操作,往家猪左前降支内注射12万个微球(直径42μm),建立家猪冠状动脉微栓塞模型(共11头)。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时间点为基础状态和微栓塞后即刻,MRI 扫描的时间点为基础状态、微栓塞后6 h 和1周。之后,行病理分析,包括 NBT染色和 HE 染色。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术示微栓塞后心外膜大血管无异常。MRI 动态电影示微栓塞心肌节段收缩功能下降,基础状态的室壁收缩增厚率为(42.6±2.0)%,微栓塞后6 h 为(20.3±2.3)%(P 〈0.001)、微栓塞后1周为(31.5±2.1)%(P 〈0.001)。MRI首过灌注显示,微栓塞后6 h,微栓塞心肌节段出现低灌注改变,1周后范围缩小。MRI 延迟增强扫描显示,微栓塞后6 h,微栓塞心肌节段出现淡片状异常强化,1周后复查,延迟强化现象消失。大体标本 NBT 染色无肉眼可见的梗死灶,HE 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微梗死灶形成。结论冠状动脉微栓塞可造成心肌收缩功能受损,不同阶段的 MR 特征有所不同,联合心脏 MRI 多技术扫描及随访,对于评价冠状动脉微栓塞病变具有一定价值。


关键字: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微栓塞 磁共振成像


上一篇:硫酸钡粉剂与悬液对血栓模型机械性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MR 三维高分辨率成像曲面重建联合仿真内窥镜重建在血管压迫性三叉神经痛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