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10 >

磁共振生物定量分析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应用和进展

作者: 刘圣源 ; 马春忠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特征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包括良性的脂肪肝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 hepatitis,NASH)。肝脏活检(liver biopsy,LB)仍是诊断 NAFLD 的金标准,并可进行分级和鉴别,其缺点是具有侵袭性。影像学检查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非常有效的检查方式。1 H-磁共振波谱分析(1 H-MR spectroscopy,1 H-MRS)可对肝脏脂肪含量(liver fat content,LFC)进行生物标记物的定量分析,即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


关键字: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磁共振成像 生物标记物 定量分析 临床应用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肝细胞脂肪变性 磁共振波谱分析


上一篇:经皮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乏力的变化和相关危险因素
下一篇:CT灌注成像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