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65例志愿者颈静脉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作者: 唐乐梅 [1] ; 刘铁利 [2] ; 孙博 [1] ; 宁殿秀 [1] ; 苗延巍 [1]
摘要:目的:应用三维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3D PC MRV)及 MR 相位对比电影法(MR PC-cine)探讨正常人颈静脉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方法65例志愿者进行颈静脉3D PC MRV 及 MR PC-cine 扫描。扫描范围为窦汇至头臂静脉水平;颈静脉形态的判断标准如下:颈静脉缺如、针尖状狭窄(横截面积〈12.5 mm^2)、局部不显示视为异常;扁平状、新月形、椭圆形、圆形视为正常表现。MR PC-cine 序列扫描定位于 C2~C3水平,与颈静脉走行方向垂直,速率编码(VENC)为50 cm/s。结果65例志愿者中,9例(13.85%)出现单侧颈静脉针尖状狭窄或缺如,左侧(8例)异常的比例高于右侧(1例)(P 〈0.05);颈静脉形态异常比例与年龄有相关性(r=0.258,P =0.038);右侧颈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值均高于左侧(P 〈0.05)。结论志愿者颈静脉的形态及血流动力学存在侧别差异,颈静脉形态异常与年龄有弱相关性。
关键字: 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成像 颈静脉引流功能不足 血流动力学
上一篇:Valsalva实验结合改良的咽鼓管 MRI倾斜横断位成像在鼻咽癌中的应用
下一篇: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在脑胶质瘤分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