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09 >

CT灌注在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作者: 韩文广 [1] ; 周永 [1] ; 王红梅 [2] ; 余莹莹 [1] ; 文智 [1]

摘要:目的:探讨 CT 灌注在局部晚期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NACT)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67例 Ib2-IIb 期宫颈鳞癌患者于 NACT 前行 CT 灌注成像,测量血流量(BF)、血容量(BV)、达峰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MB)、灌注峰值时间(TTP)、MIP (HU),于 NACT 2个疗程结束后行常规增强 CT 检查,测量肿瘤大小,评价疗效。结果67例患者中有效组48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6例),无效组19例(病变稳定15例、病变进展4例),总体有效率为71.6%。NACT 前,有效组与无效组 BV 及 PM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 BF、MTT、TTP、MIP(H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化疗有效患者的BV 值及 PMB 值相对较高。结论NACT 前可通过 CT 灌注成像测量肿瘤的 BV 及 PMB 值,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字: 计算机体层成像 灌注成像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上一篇:卵巢卵泡膜瘤-纤维瘤的MSCT诊断及鉴别诊断
下一篇:MRCP联合CT或MRI增强扫描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