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02 >

颈动脉分叉角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相关性的 CTA 分析

作者: 周仕恩 ; 邱传亚 ; 何汇忱 ; 许钧杰

摘要: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颈动脉分叉角与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颈动脉 CT 血管造影的99例受检者。利用 GE AW4.4工作站进行图像分析,测量颈总动脉分叉角、颈内动脉分叉角、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厚度及颈内动脉开口平均直径。根据颈总动脉分叉角、颈内动脉分叉角及颈内动脉分叉角标准化指数的大小分别对双侧颈内动脉斑块厚度进行分组,采用 SPSS16.0软件进行配对 t 检验(正态分布)或 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对颈动脉分叉角与颈内动脉斑块厚度进行偏相关性分析,P 〈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颈内动脉斑块厚度间无差异(P 〉0.05)。偏相关分析示:颈总动脉分叉角分组中,颈总动脉分叉角与颈内动脉斑块厚度间相关系数 r 值为-0.020(P =0.849);颈内动脉分叉角分组中,颈内动脉分叉角与颈内动脉斑块厚度间相关系数 r 值为0.018(P =0.864);颈内动脉分叉角标准化指数分组中,颈内动脉分叉角标准化指数与颈内动脉斑块厚度间相关系数 r 值为0.005(P =0.962)。结论双侧颈动脉分叉角变化不会导致双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厚度的差异。


关键字:


上一篇:颅内外哑铃型舌下神经鞘瘤的CT及MR I诊断
下一篇:本刊论文图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