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02 >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CT 表现及临床意义

作者: 周丽 [1,2] ; 李春平 [1] ; 杨帆 [1] ; 陈天武 [1] ; 杨广夫 [2]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的CT表现及ARSA的临床意义。方法经多层螺旋CT (MSCT)增强扫描确诊的 ARSA 45例,收集相应的临床资料。记录 ARSA 起始位置,走行,测定 ARSA 起始部位直径及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ratio,R)。结果45例病例中39例(86.7%)为 CT 检查过程中偶然发现,6例(13.3%)因有吞咽困难,胸痛、气喘等症状前来就诊。45例 ARSA 均横跨食管后方,其中35例(77.7%)起始位置位于 T4椎体层面,10例(22.3%)位于 T3椎体层面。45例 ARSA起始部位平均直径为13.5 mm,其中4例 ARSA 起始部位直径与主动脉弓横径比值 R≥1,定义为 Kommerell 憩室,占总人数8.9%。结论认识 ARSA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MSCT 增强扫描是诊断 ARSA 的一种很有价值的影像方法。


关键字:


上一篇:纵隔积气的病因及影像学分析
下一篇:成人PICC导管末端定位的影像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