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02 >

容积穿梭 CT 灌注成像在肾上腺肿瘤诊断中的初步研究

作者: 李雨奇 [1] ; 刘挨师 [2] ; 王杰 [1] ; 丁国成 [1] ; 罗晓燕 [1] ; 张伟 [1]

摘要:目的:探讨容积穿梭扫描模式(VS)肾上腺CT灌注的可行性,并研究其灌注值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肾上腺肿瘤39例,将其分为3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嗜铬细胞瘤组,同时收集10例正常肾上腺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各项灌注值[局部血流量(BF)、局部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与对侧正常肾上腺灌注值的差异,比较4组间各项灌注值的差异。结果肾上腺良性病变组 BF、BV 值明显低于对侧正常肾上腺组织(t=-3.439、-2.355;P =0.003、0.030);肾上腺恶性病变组 BF、BV 值明显低于对侧正常肾上腺组织(t =-3.059、-3.118;P =0.018、0.017);嗜铬细胞瘤组仅 PS 值略高于对侧正常肾上腺组织(t =2.314,P =0.049)。4组间比较:BV 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嗜铬细胞瘤组〉正常肾上腺组〉良性病变组〉恶性病变组(P 〈0.05);对于 BF 值,正常肾上腺组及嗜铬细胞瘤组分别高于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P 〈0.05);嗜铬细胞瘤组的 PS 值高于其余3组(P 〈0.05)。结论容积穿梭肾上腺 CT 灌注对肾上腺肿瘤的鉴别诊断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关键字:


上一篇:小儿鸡胸的多层螺旋CT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下一篇:成人中胚叶肾瘤的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