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低浓度对比剂和超低辐射剂量在双源 CT 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 李剑 ; 宦怡 ; 印弘 ; 石明国 ; 赵宏亮 ; 王颖 ; 刘莹 ; 魏梦绮 ; 郑敏文
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对比剂和低管电压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进行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连续选取120例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和心率(HR)≤65次/min 的患者,随机分配到 A 和 B 2组。A 组采用高浓度对比剂370 mg I/mL 和100 kV 管电压进行双源 CT 冠状动脉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图像重建采用滤过反投影重建技术(FBP)。B 组采用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 和80 kV 管电压进行扫描,图像重建采用迭代重建技术(SAFIRE)。比较2组的 CT强化值和噪声,并计算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双盲法对冠状动脉节段以4分法进行评价,其中4分为不可诊断的图像。结果B 组各测量层面的平均强化 CT 值明显高于 A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图像噪声、SNR、CNR 较A 组略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B 组有效辐射剂量较 A 组明显降低(0.25 mSv ±0.05 mSv 和0.55 mSv ±0.11 mSv,P 〈0.001)。结论低浓度对比剂270 mg I/mL 和80 kV 管电压在 BMI≤25 kg/m^2的患者中,应用双源 CT 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螺旋扫描,图像进行迭代重建,在保证冠状动脉图像质量的情况下使患者的辐射剂量降低约54.5%。
关键字:
上一篇:MSCTA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隔绝治疗的指导价值
下一篇:低管电压结合 ASIR 重建对腹部 CT 图像质量的影响:体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