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5 > 01 >

MRI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及分型中的价值

作者: 崔文静 ; 许静 ; 罗松 ; 黄伟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浆细胞性乳腺炎(PCM)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观察18例经病理证实的 PCM 患者双侧乳腺 MRI 图像,包括 T1加权像(T1 WI)、T2加权像(T2 WI)压脂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图像上病灶的形态、边缘、范围和增强表现。结果PCM 依照 MRI 表现可分为炎症型、脓肿型、混合型;其中炎症型4例,病变范围广泛3例,病变局限在乳头及乳晕1例,T1 WI 均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单纯斑片状强化2例,斑片及树枝状强化2例;脓肿型9例,病变范围广泛6例,病变局限于1个象限3例,单发3例,多发6例,T1 WI 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蜂窝状强化4例,环形及片状强化5例;混合型5例,炎症伴脓肿及窦道形成,T1 WI 均呈等低信号,压脂 T2 WI 呈高信号,增强扫描蜂窝状强化3例,1例散在多发环形强化,1例不均匀斑片状及环形强化。对每一个增强的病例选取感兴趣区并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所有曲线均为流入式,其中平台型17例,上升型1例。本组中有5例于扩张的导管内见高蛋白物质沉积,T1 WI 呈明显高信号,压脂T2 WI 呈低信号。结论PCM 脓肿型最为常见,其次为混合型,且其 MRI 表现均可见明显环形及蜂窝状强化的脓腔,具有特征性。掌握其信号特点及特征性强化方式对明确诊断及分型有显著帮助。


关键字:


上一篇:乳腺分叶状肿瘤影像表现分析
下一篇:钼铑双靶乳腺X线摄影剂量优先模式与标准模式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