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DTI及DTT在鉴别中央腺区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的价值
作者: 巩涛 [1,2] ; 袁淑绘 [1] ; 李莉莉 [2] ; 王光彬 [2] ; 王滨 [1] ; 毛宁 [1] ; 王倩 [1]
摘要:目的:探讨扩散张量成像(DTI)及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对中央腺体(CG)区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分析行常规 MRI和DTI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CG-PCa 16例和BPH 30例,测量2组病变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各向异性(FA)值,比较其间是否存在差异。运用种子点法对病灶最大层面对前列腺进行纤维追踪,得出DTT图,由2名资深放射科医生采用4级评分制对其进行评分,比较2组病变区纤维的走行、密度及连续性的差异。结果 BP H 组ADC值为(1357±163)×10-6 mm2/s,FA值为(356±116)×10-3;CG-PCa组ADC值和FA值分别为(1058±196)×10-6 mm2/s、(407±132)×10-3。2组间 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名医师对2组 DTT图评分一致性较好(k =0.723),CG-PCa组评分分别为2.9±0.9,2.8±1.0;BPH 组为1.8±0.7;1.7±0.8。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结论 ADC值在鉴别CG-PCa及BPH 中具有重要价值,但 FA值的意义不大。DTT 图对前列腺的描述更加直观,对两者的鉴别具有一定的价值。
关键字: 前列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各向异性 纤维束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