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7 >

MR I在诊断肘管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李越 [1] ; 亓法英 [2] ; 高佩虹 [3] ; 张士孟 [2] ; 车峰远 [2]

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诊断肘管综合征(CuT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CuTS患者的患肘(30肘)和15例正常对照(15肘)进行尺神经电生理和 MRI检查。测量肘段尺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测量肘段尺神经卡压点近端肿胀最明显处及卡压点处尺神经横切面积(CSA1,CSA2)和尺神经相对信号强度(RSI1,RSI2),计算这2处的 CSA 比值(CSA1/CSA2=CSAR )和 RSI比值(RSI1/RSI2=RSIR )。结果病例组 CSA1、RSI1较 CSA2、RSI2显著增大(P〈0.05)。病例组的 CSA1、RSI1、CSAR、RSIR 皆较对照组显著增大(P〈0.05)。病例组 MCV与CSA1呈负相关(r=-0.62)、与CSAR 呈负相关(r=-0.53),MCV与RSI1、RSIR 无相关性。CSAR 的 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4(95%CI,0.83~1),其最佳截断值为1.83,诊断 CuTS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80%。结论 MRI联合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够提高肘部尺神经病的定位诊断准确率,MRI 各诊断参数中尺神经CSAR 最具有诊断优越性。


关键字: 肘管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肌电图 诊断


上一篇:新生儿肺气漏的影像分析
下一篇:急性滑脱性髌股关节撞击症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