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8 >

额骨内板增生症的 CT 表现及其发病率、病因和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 卜学勇 [1] ; 陈晓玥 [2] ; 廖新宇 [1] ; 杨建宝 [1]

摘要:目的:探讨额骨内板增生症(HFI)的 CT 表现及其发病率、病因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43例 HFI 的 CT 表现。根据额骨内板的最大厚度将 HFI 分为4度:Ⅰ度,2.8-6.0 mm;Ⅱ度,6.1-10.0 mm;Ⅲ度,10.1-14.0 mm;Ⅳ度,〉14.1 mm。根据额骨内板增生方向将 HFI 分为内增生型、外增生型和中间型3型。结果243例 HFI 均见额骨内板增生肥厚,厚度为2.93-14.64 mm,其中Ⅰ度68例(28.0%),Ⅱ度71例(29.2%),Ⅲ度69例(28.4%),Ⅳ度35例(14.4%);内增生型82例(33.7%),外增生型59例(24.3%),中间型102例(42.0%)。HFI 在绝经后女性的发病率为5.47%,其中超重和肥胖妇女发病率分别达7.14%、9.09%。结论 HFI 在绝经后女性中较为常见,其 CT 表现具有特征性。


关键字: 骨肥厚 体质量指数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上一篇:MSCTA 与 DSA 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寰椎椎动脉沟桥X线漏诊误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