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一站式头颅容积CT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潘交海 ; 潘宇宁
摘要:目的探讨320层CT一站式头颅容积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DSA证实的烟雾病患者28例,所有患者均经320层CT一站式头颅容积扫描,包括全脑平扫CT、CT灌注(CTP)及动态CT血管成像(4D-CTA)。测量双侧额、颞、枕叶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且与10例健康志愿者的脑灌注参数进行对比。在40ICTA图像上对颅底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评价,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28例患者中,22例发现异常灌注脑区,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双侧额叶和颞叶CBF降低、CBV增加、MTT延长,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D-CTA显示血管狭窄程度与DSA结果一致,在26例患者中显示颅底烟雾状血管与DSA结果一致,低估2例。结论320层CT全脑一站式容积扫描对于烟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字: 烟雾病 计算机体层成像 灌注 血管成像
上一篇:青壮年首发重度抑郁症患者DTI与基于体素的形态学MRI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磁共振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血管分级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