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双能量CT碘图强化值与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 张晓东 ; 季倩 ; 程悦 ; 黄黎香 ; 范文骏 ; 沈文
摘要:目的 探讨双源CT碘图强化值与肝细胞癌形成过程不同阶段结节血管生成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0-08-2012-06临床拟诊为肝细胞癌而需行肝移植术的受体26例纳入研究.术前行双源CT扫描,测量肝硬化相关结节的动脉期碘图强化值;术后测量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反应积分值及微血管密度(MVD).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结节动脉期双能量碘图强化值与病理定量指标的关系.结果 将所得44个结节按照病理性质分为3组:再生结节(regenerative nodule,RN) 11个,不典型增生结节(dysplastic nodule,DN)10个,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23个.①3组动脉期碘图强化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1,P<0.001),HCC组碘图强化值分别与RN及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RN组及D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MVD与动脉期碘图强化值呈正相关(r=0.545,P<0.001).③VEGF免疫反应积分与动脉期碘图强化值呈正相关(r=0.405,P<0.05).结论 双源CT动脉期双能量碘图强化值与MVD和VEGF免疫反应积分之间具有正相关性,能够定量反映肝细胞癌形成中的血管生成状态.
关键字: 双能量CT 碘图 肝细胞癌 血管生成
上一篇:梯度回波同、反相位成像联合动态增强MR技术在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背景小肝癌中的价值
下一篇:胰腺癌多排CT多期增强扫描图像特征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