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2 >

JOG技术和非螺旋轴位扫描在胰腺CT灌注扫描中的比较研究及初步应用

作者: 殷允娟 ; 常军 ; 侯海燕 ; 姜建威 ; 王均干

摘要:目的 研究非螺旋轴扫模式与J OG技术在胰腺CT灌注扫描中的优缺点,并就两者在胰腺占位性病变CT灌注扫描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比较研究.方法 本研究分2个部分:第一部分,前瞻性收集40~60岁之间男性无胰腺疾病患者40例,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非螺旋轴扫胰腺CT灌注,B组采用JOG技术,2组患者的扫描参数、注射条件相同.采用配对和非配对样本t检验评价:①2组患者组内胰头、体、尾部各灌注参数(Perfusion、PEI、TTP、BV)间有无统计学差异.②评价2组间头、体、尾各部位参数间有无统计学差异.③采用非参数检验比较2组间有效射线剂量.第二部分:收集临床拟诊胰腺占位病例23例,随机分组分别行非螺旋轴扫和JOG技术,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病灶和周围正常胰腺实质间各灌注值间差异,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病灶间各灌注参数值间有无差异.结果 在第一部分中,组内比较,胰腺头、体、尾各部位的各参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仅A、B组间的头、尾部间的PEI间及尾部间的BV之间无差异(P>0.05),余2组数据头、体、尾各参数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0 A、B 2组患者有效射线剂量分别为11.22 mSv、9.15 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采用非螺旋轴扫模式组中,肿瘤组织灌注值与周围残留正常胰腺组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而JOG组中,肿瘤组织与周围正常胰腺组织间比较,Perfusion和TTP两参数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EI和BV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胰腺占位性病变的CT灌注扫描中,同非螺旋轴扫模式相比,JOG技术应根据病灶的大小及检查目的选择应用.


关键字: 胰腺 灌注 计算机体层成像 肿块


上一篇:256层CT冠状动脉前瞻性与回顾性心电门控成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对比分析
下一篇:低剂量对比剂TRICKS在四肢病变检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