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多排螺旋 CT 胸部肋骨“假骨折”初步研究
作者: 问雷涛 ; 付小江 ; 王飞 ; 高艳妮 ; 冯斌 ; 王军平 ; 杨凡 ; 闫建峰 ; 刘晖 ; 姚晓群 ; 杨广夫
摘要:目的:分析多排螺旋 CT 胸部扫描肋骨“假骨折”表现及产生原因。方法选取本院行16排螺旋 CT 及256层 iCT 胸部扫描共180例无骨折病史患者,在轴位、冠状位、矢状位、3D 重建及容积再现(VR)中观察肋骨形态、结构,研究肋骨“假骨折”的表现及产生原因。结果(1)16排螺旋 CT 90例(2160根肋骨)中,15例(16.7%)77根(3.6%)肋骨“假骨折”;256层 iCT 90例(2160根肋骨)中,1例(1.1%)8根(0.37%)肋骨“假骨折”(χ2=13.445,P =0.001)。(2)16排螺旋 CT 扫描中,肋骨“假骨折”在61~92岁组中10例(33.3%),41~60岁组中3例(10%),6~40岁组中2例(6.7%)(χ2=9.120,P =0.010)。(3)肋骨“假骨折”发生于单侧7例,双侧9例,均发生于前肋,以4~9肋多见(87%)。(4)肋骨“假骨折”端呈模糊影、双重影,断端崁插交错状;调节窗宽、窗位后肋骨“假骨折”平面胸部厚层 VR 图显示横条状伪影存在。结论肋骨“假骨折”为胸部螺旋 CT 扫描中患者局部移动所致常见的现象,应重视“假骨折”影像表现,以便排除“假骨折”所致误诊。
关键字:
上一篇:原发性骨平滑肌肉瘤临床、影像学及病理表现分析
下一篇:软组织颗粒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