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MSCTA在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 戴贵东 [1] ; 梁卡丽 [2] ; 肖正远 [1] ; 兰永树 [1]
摘要:目的探讨MSCTA在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1例怀疑或确诊为上颈椎病变患者行颈部CTA检查,其中23例通过上颈椎后路内固定手术并完成CTA复查。所有原始数据均在AW4.4工作站上进行后处理重建。通过容积重建(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PR)等方式显示椎体、椎动脉及周围的解剖结构及彼此的空间位置关系、优势椎动脉分布、椎动脉发育、走行异常等。术后通过VR、MIP和MPR等方式显示螺钉置入情况,分析螺钉穿破椎弓根上壁、下壁、内壁、外壁、椎体前壁及枕骨的情况并且对术后症状进行随访。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录入和统计分析。结果VR、MIP和MPR图像上均能够清晰地观察到双侧椎动脉走行变异情况,以及椎动脉与周围结构的空间位置关系。椎动脉的显示:一侧优势动脉25例,均势26例;椎动脉发育异常13侧,椎动脉走行异常4例;椎弓根细小病例16例,伴同侧椎动脉优势9例。23例术后螺钉影像显示良好,置入螺钉113枚,C1置入20枚,C2 36枚,C3 15枚,C4 2枚,枕骨40枚。螺钉准确置入83枚,螺钉偏置30枚,其中与椎动脉关系密切3例,与脊髓关系密切1例。23例术后均无明显异常症状。结论MSCTA检查能够准确反映上颈椎血管解剖特点及变异情况,为内固定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术后CTA检查能准确了解螺钉的置入情况,对手术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字:
上一篇:不同检测算法在孤立性困难肺结节鉴别中的作用
下一篇:3D—MPRAGE及DWI序列评价颈动脉支架术前斑块内出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