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双低扫描结合迭代重建在有效降低冠状动脉CTA检查风险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刘刚 ; 毛旭 ; 何慧 ; 冯昭 ; 张远英 ; 杨卫国
摘要:目的探讨低电压、低浓度碘对比剂在冠状动脉CTA成像应用过程中降低X线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CCTA检查患者80例,分为4组,每组20例:Ⅰ组和Ⅱ组采用120kV,350mA,碘海醇350mg I/mL,Ⅰ组使用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Ⅱ组使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算法(ASIR);Ⅲ组和Ⅳ组采用100kV,350mA,威视派克270mg I/mL,Ⅲ组使用FBP算法,Ⅳ组使用ASIR算法,4组病例均使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根据原始图像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评价冠状动脉各分支的图像质量,分别测量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LM)、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进行比较。比较4组病例中的对比剂碘的用量、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并计算有效剂量(E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优选后的双低组(Ⅳ组)与对照组(Ⅱ组)比较,图像中各支血管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DLP值、ED值与对照组比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电压、低浓度对比剂结合适当的迭代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A应用中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降低X线辐射及碘对比剂对患者的危害。
关键字:
上一篇:MRI增强后扩散加权成像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临床应用研究
下一篇: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评估主动脉瓣形态结构及运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