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脑发育性静脉异常的MR I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 李志勇 ; 林飞飞 ; 干芸根 ; 孙洁 ; 曹卫国 ; 赵彩蕾
摘要:目的:探讨脑发育性静脉异常(DVA)的 MRI表现,分析各成像序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0例 DVA 病例,均行MRI平扫及3D-T1 WI增强扫描,其中6例行 MRA检查,4例行 MRV 检查,分别评价其对 DVA 的引流静脉、髓静脉的显示价值。结果10例均为单发病灶,幕上9例,幕下1例。MRI平扫6例DVA可见引流静脉,于 T2 WI呈流空信号;4例 DVA扩张的髓静脉有异常信号,其中3例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不具有特征性。3D-T1 WI增强扫描10例DVA的引流静脉及扩张的髓静脉均明显强化并呈典型的“海蛇头”样改变,即多条髓静脉呈辐射状汇入粗大的引流静脉,显示率100%。MRA 与 MRV 检查仅部分病例可显示引流静脉,髓静脉均不能显示。结论 MRI 能明确诊断 DVA。MRI 平扫对 DVA 的显示率较低且不具特征性,3 D-T1 WI增强扫描是诊断DVA最准确、最敏感的检查方法,MRA与 MRV对DVA的诊断价值不大。
关键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