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10 >

盆腔器官脱垂MR I分级与临床分级相关性研究

作者: 刘佳 ; 张国福 ; 胡昌东 ; 张燕玉 ; 乌敏婕 ; 钱岚 ; 刘雪芬

摘要: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进行分级,分别采用耻骨尾骨线(PCL)及耻骨中轴线(MPL)为参考线,探讨其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POP-Q)所得结果的相关性。方法收集 POP 患者32例,行动态 MRI 检查,以PCL及 MPL作为参考线进行分级,结果与POP-Q分级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MPL 作为参考线时,前、中盆腔 MRI分级与POP-Q分级一致性较好(前部κ=0.44,SE=0.13;中部κ=0.46,SE=0.12),而后盆腔一致性一般(κ=0.23,SE=0.10)。而PCL作为参考线时,前、中、后盆腔与POP-Q分级的一致性均较差(前盆腔κ=0.07,SE =0.14;中盆腔κ=0.06,SE=0.05;后盆腔κ=-0.51,SE=0.09)。结论 MPL作为参考线,POP的 MRI分级与POP-Q分级一致性优于PCL。


关键字:


上一篇:后盆腔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MR I表现及与腹腔镜手术对照
下一篇:植物性胃、食管、小肠石症的CT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