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10 >

CT三维重建技术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手术入路风险初步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 陈春林 [1] ; 陈兰 [1] ; 刘萍 [1] ; 唐雷 [2] ; 李鉴轶 [2] ; 段慧 [1] ; 李长树 [2] ; 陈斌 [3] ; 冯婕 [3] ; 钟世镇 [2]

摘要:目的:运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并观察女性腹盆腔大动脉扭曲发生情况对子宫动脉栓塞术介入入路风险进行初步评估。方法收集475例患者的腹盆腔CT血管成像(CTA)数据,11-27岁为 A组(n =40),28-44岁为 B组(n=218),45-61岁为C组(n =197),62-78岁为D组(n =20)。利用 Mimics软件构建腹盆腔血管三维模型,通过旋转观察,记录动脉扭曲的情况,并细分为仅腹主动脉扭曲,仅髂血管扭曲和腹主动脉与髂血管同时扭曲3种情况。计算各个年龄段出现动脉扭曲的例数与该年龄段总人数之比。结果所有患者中髂血管和腹主动脉均未出现动脉扭曲病变的有347例(73.1%),出现动脉扭曲病变的有128例(26.9%)。其中各个年龄段动脉扭曲出现率依次是:2.5%、11.9%、44.7%、6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动脉扭曲病变的发生率与年龄成正相关关系(r=0.404,P〈0.05)。在128例存在腹盆腔大动脉扭曲病变的患者中,仅腹主动脉扭曲9例(1.9%)、仅髂血管扭曲77例(16.2%)、同时存在腹主动脉和髂血管扭曲42例(8.8%)。结论利用数字化三维重建技术构建的3D模型可直观立体地分析腹盆腔大动脉的形态。女性腹盆腔大动脉扭曲病变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髂血管出现扭曲病变的概率高于腹主动脉。


关键字:


上一篇:^18F-FDG PET-CT辅助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MRI在良恶性淋巴结病变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