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良恶性胸腺瘤CT表现及诊断价值
作者: 罗红兵 ; 周鹏 ; 任静 ; 许国辉
摘要:目的 分析良恶性胸腺瘤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后病理证实且有完整增强CT资料的胸腺瘤患者54例,其中良性25例,恶性29例.通过ROC法评估肿瘤矢状位长径、肿瘤最短径及两者比值,肿瘤平扫最高密度值、最低密度值及密度不均值,肿瘤增强最低密度值、最高密度值及强化密度不均值,肿瘤强化值,肿瘤强化均匀性,肿瘤内钙化,肿瘤内低密度索条影,肿瘤形态,肿瘤外侵,肺内及胸膜转移等CT表现对良恶性胸腺瘤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平扫密度不均值、肿瘤不均匀强化、肿瘤边缘情况、肿瘤分叶状、肿瘤不规则形态、伴肺内或胸膜转移6个CT表现对恶性胸腺瘤诊断有价值,综合有诊断价值CT表现,出现3个或3个以上表现,诊断恶性胸腺瘤敏感性为93.1%(27/29),特异性92%(23/25).结论 部分胸腺瘤CT表现对胸腺瘤良恶性诊断有价值.
关键字:
上一篇:乳腺浸润性导管癌MR影像学征象与HER-2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256层CTA对颈动脉不同部位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