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9 >

CT能谱成像对肝脏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

作者: 贺太平 ; 于勇 ; 段海峰 ; 贾永军 ; 田骞 ; 杨创勃

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能谱CT对常见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1例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其中肝癌18例,单发微小转移瘤4例,异型增生结节(大再生结节)3例,单发肝脏小囊肿7例,血管瘤12例(18处病灶),肝脓肿5例,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均采用宝石能谱成像(GSI)模式扫描,获得平扫、动脉期、门静脉期的70 keY单能量图像和碘基、水基图像,利用GSI分析功能,观察不同肝脏占位性病变各期的能谱衰减曲线特点及基物质含量,比较不同局灶性病变间各期的碘基值、水基值及能谱曲线斜率[能谱曲线斜率=(HU40keV-HU90keV)/50]的差异,分别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肝脏小囊肿斜率(1.20±0.50)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斜率(-1.40±0.62)因具有特异的组织构成,平扫即表现出特征性能谱曲线;肝血管瘤边缘部分碘含量在动脉期[(37.3±11.8) mg/mL]、门静脉期[(39.2±16.4) mg/mL]均高于小肝癌(15.8±7.3和23.6±4.5)、肝脓肿[(13.2±4.9) mg/mL和(21.9±10.2) mg/mL]和肝微小转移瘤[(9.5±7.2) mg/mL和(25.0±8.3) mg/mL];肝癌动脉期碘含量[(15.8±7.3 mg/mL]、能谱曲线斜率(2.14±0.92)高于异型增生结节(10.8±3.2和1.15±0.53),上述参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CT能谱成像的能谱曲线、碘基含量可以反映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特有组织成分和血供特点,有助于肝脏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关键字:


上一篇: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下一篇:多排螺旋CT对胃小间质瘤与胃小神经鞘瘤的鉴别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