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4 >

双源CT灌注成像评价兔肝纤维化的价值

作者: 王皓 ; 谭凡 ; 贾文霄 ; 王红 ; 王云玲

摘要:目的:探讨双源CT灌注成像参数对兔肝纤维化分期的价值。方法35只新西兰大白兔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实验组),5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在第4、6、8、10、12周取实验组模型7只及对照组1只行双源CT灌注成像扫描。采集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ALP),肝门静脉灌注量(PVP),肝总灌注量(THP)及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并与病理分期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肝动脉灌注指数也呈上升趋势,而门静脉灌注量呈下降趋势。统计显示 S2、S3、S4期与对照组,S3、S4期与 S0期,S3、S4期与 S1期比较,HPI 有统计学差异。S2、S3、S4期与 S0、S1期比较,PVP 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PI和PVP能够反映肝纤维化各期灌注变化,二者结合,可以对 S2、S3、S4期纤维化作出诊断。


关键字: 肝纤维化 动物模型 计算机体层成像 灌注


上一篇:高级不典型肝脏增生结节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下一篇:兔软组织VX2肿瘤模型在MR介导下行无水乙醇瘤内注射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