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胃癌MSCT灌注成像与肿瘤血管生成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 蔡惠芳 [1] ; 陈光强 [2] ; 朱建兵 [2] ; 陈建新 [1] ; 杨伟 [1] ; 胡翼江 [1] ; 龚建平 [2] ; 沈钧康 [2]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多层螺旋 CT(MSCT)灌注成像参数与反映肿瘤血管生成免疫病理指标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关系。方法(1)连续收集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胃癌患者术前上腹部或全腹部常规 CT 和灌注成像资料。CT 灌注图像经 Perfusion 3.0体部肿瘤灌注软件处理,计算癌肿局部血流量(BF)、局部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将 MSCT 灌注参数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2)对33例中 MSCT 灌注成功且灌注平面能与手术病理标本匹配的27例术后病理标本行 MVD、VEGF 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 MVD 最密集区域处高倍(×200 HP)视野下计数,对 VEGF 染色阳性者计数。结果本组胃癌 MSCT 灌注成像成功率84.85%(28/33)。灌注参数 BF、BV、MTT 和 PS 值分别为63.658±18.305、7.511±2.427、11.952±4.325和31.817±13.533。MVD 值为37.7±11.1/200 HP(全距:13-60)。VEGF 阳性16例,阴性11例。胃癌病理未分化组灌注参数 PS 值(35.15±12.74)和 MVD(40.53±10.66)高于分化组(23.90±12.71和31.13±9.82)(P 〈0.05),BF、BV、MTT 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浆膜浸润与否 CT 灌注参数和 MVD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结转移者 PS 值(36.65±12.80)大于未转移者(22.70±11.15)(P 〈0.01),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M 分期Ⅲ、Ⅳ期组 BF 值(69.56±16.49)、PS 值(34.90±12.80)和 MVD 值(40.74±10.53)均高于Ⅰ、Ⅱ期组(49.63±15.04)、(24.50±13.13)和(30.63±9.61)(P 〈0.01)。肿瘤组织 MVD 与胃癌 MSCT 灌注参数 BF(r=0.404)和 MTT(r=0.371)Spearman 相关在置信度(双侧)为0.01时有统计学意义,而 BV 和 PS 值则无统计学意义。MVD 与 BF 和 MTT 的回归方程为:MVD 值=16.602+0.150X BF值+0.967X MTT值(F 值=6.62, P =0.003)。结论胃癌 MSCT 灌注成像参数 BF、MTT 与 MVD、V
关键字: 胃癌 计算机体层成像 灌注成像 肿瘤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