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5 >

能谱CT成像区别不同溶液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 张迎 ; 邢立红 ; 武莹莹 ; 秦文 ; 李锋坦 ; 张敬

摘要:目的:探讨宝石能谱 CT 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技术区分不同成分和浓度溶液的可行性。方法配置5%、10%、15%、20% g/mL 的葡萄糖溶液(glucose solution,GS),对上述溶液和0.9%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同时进行 GSI模式扫描。使用能谱分析软件获得各溶液的单能下(40-140 keV)CT 值的能谱曲线。3 d 后重复扫描和测量。采用可靠性分析(reliability analysis)中的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2次扫描结果的一致性。非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各溶液能谱曲线的回归方程。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溶液能谱曲线的斜率、渐近值、截距,确定曲线形态与成分和浓度的关系。结果各溶液2次扫描所得能谱曲线一致性均好(ICC〉0.9)。各溶液回归方程为:f(keV-40)=α-(α-β)×e[-(keV-40)×ρ],f(keV-40)为各 keV 下的 CT 值,α、β及ρ分别代表能谱曲线渐近值、截距及斜率。NS 曲线的斜率与各浓度 GS 曲线斜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各浓度 GS 曲线斜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认为不同成分溶液能谱曲线形态不同。不同浓度 GS 曲线的渐近值及截距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曲线位置随浓度增加而增高。结论 GSI 能谱曲线技术可区分 NS 和 GS,以及不同浓度的 GS,在在体体液分析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字: 能谱成像 葡萄糖浓度 溶液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上一篇:3.0T磁共振在直肠癌术前评估中扫描序列的优选
下一篇:3D-doctor软件在MSCT肝脏体积测量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