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5 >

兔坐骨神经牵拉伤MR本征向量值与肢体功能相关性分析

作者: 陈镜聪 [1,2] ; 李新春 [1] ; 万齐 [1] ; 蓝博文 [2] ; 孙翀鹏 [1] ; 何建勋 [1] ; 伍筱梅 [1] ; 曾庆思 [1] ; 周嘉璇 [1]

摘要:目的:探讨兔坐骨神经急性牵拉伤本征向量值(λ∥及λ⊥)与肢体功能的相关关系,明确λ∥及λ⊥在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2只新西兰白兔右后肢制作兔坐骨神经牵拉伤模型,左后肢为假手术侧。于术前、术后1 d、3 d、1周、2周、3周、4周、6周、8周行双侧坐骨神经DTI扫描。测量各时间点损伤侧、假手术侧坐骨神经λ∥及λ⊥,同时观察患肢功能的变化,分析损伤后3d-8周λ⊥与患肢功能评分的相关性,后取坐骨神经各段行病理检查。结果损伤侧神经牵拉近段3dλ⊥轻度上升,2周基本恢复。牵拉段及牵拉远段1dλ⊥轻度上升,3d上升至最大值,1周后逐渐下降,4周基本恢复正常。1d-1周牵拉近段λ⊥显著高于假手术侧(F=7.275,P=0.000)。1 d-3周牵拉段及牵拉远段λ⊥显著高于假手术侧(F=5.851,F=3.794,P=0.001,P=0.000)。而λ∥损伤后神经各段与假手术侧无明显差异。牵拉段及牵拉远段λ⊥与患肢神经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938,-0.897,P〈0.01)。结论神经损伤后牵拉段及牵拉远段λ⊥可反映坐骨神经牵拉伤后退变与再生的客观变化,而λ∥在评价坐骨神经损伤中无明显价值。


关键字: 坐骨神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成像 肢体功能 病理


上一篇:冠状动脉CTA低辐射剂量扫描临床应用方法荟萃
下一篇:布-加综合征血管模型的三维重建与血流动力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