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委会
名誉主编
戴建平  祁 吉   Chi-Shing Zee(美国)肖湘生  郭启勇  冯晓源  徐  克  鱼博浪

资深编委
刘玉清  周康荣  蒋学祥  马大庆  张雪林  张云亭  章士正  周翔平  陈克敏  龚洪翰
王德杭  梁碧玲  赵  斌    刘怀军  刘斯润  杨广夫  魏经国  董季平  王泽忠  孟兆瑞 
刘振堂  贺洪德 

主  编
宦  怡  郭佑民 

副主编
孙立军  王  玮  刘士远  杨军乐  王霄英  陶晓峰  宋  彬  白芝兰  杨  健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导读 > 2014 > 05 >

低辐射、低对比剂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作者: 邓琦 [综述] ; 罗泽斌 ; 夏俊 [审校]

摘要: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使得 CT 断层扫描越来越广泛被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与评估。近年来,随着 CT 检查人次及频率的不断升高,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也在大幅度增加。在过去20年的发展过程中,CT 扫描产生的辐射剂量几乎占到所有医学辐射剂量的1/2左右[1],成为目前医源性辐射最大的人工辐射。2000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统计报告显示,年频率占所有放射学检查3%的 CT 检查,其辐射剂量却占到34%[2]。而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越高,则导致的风险就越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认为,每增加1 mSv 的 X 线照射剂量,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将会增加5/10万[3]。因此,如何在保证诊断精度和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 CT 辐射剂量成为当前医学影像研究的重点。


关键字: 辐射剂量 血管成像技术 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 CT 临床应用 对比剂 医学影像技术 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上一篇:化生性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
下一篇:多层螺旋CT评价左心耳的研究进展